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在与本田的合并谈判因“控制权之争”破裂仅三个月后,日本媒体曝出丰田高管主动接触日产,探讨潜在合作可能。看起来,日产汽车的命运似乎陷入一场“联姻循环”。
作为日系三大车企之一,日产2024年全球销量下滑至334.6万辆,中国市场份额更是腰斩至69万辆,创下25年来最差业绩。新任CEO伊万·埃斯皮诺萨直言:“我们的收入已无法支撑现有成本结构。”
那么日产为何急于“卖身”?这次强强联合又是否会有戏呢?今天就让我们来深入剖析这一行业动态。
“联姻”背后的生存焦虑
日产为何急于“卖身”?答案昭然若揭,日产已遇到生存挑战!
5月13日,日产发布的2024财年财报显示,2024年日产净亏损6709亿日元,营业利润率不足1%,自由现金流为负。全球销量方面,日产全年售出334.6万辆汽车,同比减少近 3%,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从2021年的113万辆锐减至69万辆,三年间近乎腰斩。财报中 “成本” 一词被提及超过 20 次,凸显出日产在成本控制上的严峻挑战。
为挽救颓势,日产启动“Re:Nissan”重组计划,计划裁员2万人、关闭7家工厂,到 2026 财年削减约 5000 亿日元成本。这一计划延续了戈恩时代的瘦身逻辑,但规模和力度均前所未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,日产仍将其列为未来三年的战略重点。其中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智欣表示,中国在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将帮助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。然而,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重拾升势,仍是日产面临的重大挑战。
此外,雷诺-日产-三菱联盟早已名存实亡,尽管雷诺仍持有日产43.4%股份,但双方在电动化战略上的分歧难以弥合,雷诺力推纯电路线,而日产坚持混动与纯电并行。这种分裂导致日产错失中国市场的政策红利,2024年其纯电车型在华销量不足5万辆,不及比亚迪单月销量的一半。
丰田的合作动机
在本次合作中,日产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,但其急迫的合作意愿显而易见。那么,作为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又有何动机呢?个人看来,动机主要有三点:
其一,技术互补。丰田与日产的结合,本质上是优势错配下的资源整合。丰田手握全球最成熟的混动技术,却在纯电领域进展迟缓。反观日产,虽在电动化领域掉队,但其e-POWER技术与智能座舱研发经验,可为丰田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支点。
其二,成本分摊。面对中国车企的成本屠刀,丰田亟需通过规模效应分摊研发投入。日产计划削减4000亿日元成本,而丰田的电动化转型需每年投入超2万亿日元。双方合作或可共享平台、整合供应链,甚至联合采购对抗国内车企的成本优势。
其三,版图扩张。目前丰田早已通过持股构建“日系联盟帝国”,其持有斯巴鲁20%、马自达5.1%、铃木4.9%、五十铃 5.9% 的股份,覆盖从微型车到商用车的全品类。若将日产纳入阵营,丰田将形成日系“超级舰队”,在北美、东南亚等市场形成垄断优势,并借助日产与东风的合作撬动中国市场。此外,面对比亚迪、蔚来等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攻势,日系车企需抱团抵御市场份额流失。
阻碍几何?
尽管日产与丰田都有合作意愿,但从现实出发,这次 “联姻” 注定并非坦途。个人看来,其阻碍,或者说挑战,同样有三点:
首先是主导权之争。日产对子公司化极度敏感,上次与本田联姻未果,很大程度上就是卡在这里,若丰田复制本田的收购子公司方案,势必引发日产内部反弹。个人认为,双方更可能效仿丰田-斯巴鲁模式,以技术共享、交叉持股的松散联盟推进合作,但此举恐难实现深度协同。
其次反垄断红线。丰田若与日产合并,将掌控日本汽车业过半的产能,触及《反垄断法》红线。丰田章男曾公开表态:“日产从未向丰田提出合并申请,即便有也会因垄断法受阻。”此外,丰田已通过持股多家车企形成市场支配地位,若再整合日产,可能引发全球监管机构的联合审查。
最后是日产“内忧”。日产新任CEO伊万·埃斯皮诺萨前段时间强调先自救再合作,但日产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,其中关闭英国桑德兰工厂可能引发工会抗议,裁员2万人恐导致技术人才流失。与此同时,日产与本田仍保持战略合作框架,在车联网与智能化领域藕断丝连,这种多头博弈可能削弱丰田的合作意愿。
车叔总结
总的来说,日产急于“联姻”的背后,是一场关乎生存的豪赌。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绑定丰田获取技术输血与成本分摊,同时借助后者庞大的全球网络重拾市场信心。但这场赌局的风险同样巨大,若合作沦为技术依附,日产可能重蹈雷诺联盟的覆辙;若过度强调独立性,则难以获得丰田实质性支持。对于丰田而言,这次合作既是机遇也是陷阱。吞下日产固然能巩固霸主地位,但整合成本、文化冲突与监管风险可能拖累其转型步伐。
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十字路口,这场“日系联姻”是否能修成正果?且让我们拭目以待!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
2025-05-24 04:58:25